(TVBS周刊的內頁照片..在我們公司頂樓所拍攝的..)

所謂文化,就是翻譯間流失的東西!

      很久沒有更換文章了...這次更換的文章是發表於這期(2009.4.7)《TVBS周刊》的專欄文章「我的老靈魂之華山篇」,該期周刊除了這篇文章外還有一篇關於我近況的一些專訪。因為自己對文化性的議題一直很感興趣,所以將來我會在《TVBS周刊》陸續發表如「我的老靈魂之華山篇」等與文化觀察相關的散文。
      什麼是文化呢?《維基百科》上對於「文化」的解釋如下:「文化是指人類活動的模式以及給予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號化結構。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定義,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地域、音樂、文學、繪畫、雕塑、戲劇、電影等。」其實何謂「文化」呢?一言以敝之,文化就是翻譯間流失的東西!試想我們傳統文化上所衍生出的五言絕句與七言律詩怎麼中翻英呢?因為翻譯後,方塊漢字在詩詞上的對仗、音律與韻腳的獨特美感盡失,不止詩詞無從百分百原味的翻譯,像台灣布袋戲裡的戲文對白、傳統道教的符咒籤詩,甚至門上的對聯與橫匾也是無從原汁原味的翻譯,一旦翻譯了必然會流失一些只有本民族才能心領神會的傳統原義,所以,各別不同文化間的獨特與珍貴性也在於此。換句話說,主觀上的文化差異是客觀上比對出來的,假設世界上只有一種民族、一種語言、一種建築形式、一種風俗,一種價值觀,那就沒有所謂本文定義中的「文化」了,因為沒有跟你完全相異的文化存在,你要怎麼證明自己的獨特性呢?你也無法論證自身文化存在的差異性在那裡?因為根本沒有其他標的物(不同民族)跟你不同,你要如何去比對與突顯本民族的文字、繪畫、音樂、建築以及其他藝術創作有何美學上的獨特價值,也因此,多元的文化性是相當重要的,舉個最生活化的例子「飲食」,因為有不同地裡環境、不同風俗習慣的種族存在,造就了人類社會相當多元的飲食文化,讓我們生活更形豐富,更多彩多姿。
      (P.S: 這次網誌首頁上的文章我將之更換成曾發表過的所有與文化議題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網友們就請慢慢觀賞囉!)


我的老靈魂之華山篇     / 方文山

       去年十月中旬因參與電影短片的拍攝,來到位於北市八德路旁的「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取景,這裏所指的華山不是陜西的華山,當然更不是金庸小說裏的華山派,可能很多人不曉得其名字的由來,之所以命名為華山,是因為當初這個區域在日據時代的行政區為「樺山町」,而「樺山」名稱乃取自日本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的名字,光復後,北市市政府再將「樺山」改名為「華山」,並沿用至今。華山園區前身為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所附設的「臺北酒工廠」,現階段園內大多數建物均為1930左右起造,距今80年左右,雖說建物本身的年代不足百年,但臺北市這類老舊建物相當稀少,而且可以形成一個區域的建築群更為罕見,因此華山園區的存在更顯其彌足珍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學傾向與偏好,我本身的美學基調是屬於老靈魂色塊,帶有某種泛黃照片的色澤。所謂老靈魂指的是體內對懷舊事物有股莫名強烈的愛好,不過這個解釋是我對老靈魂這個詞自己所下的註腳啦!人有人的氣質,建物本身也有建物的氣質,所謂氣質指的是一個人的談吐教養,以及外型打扮給予外界的綜合觀感,那麼華山這裏的建物又有何特殊氣質呢?華山的建物對我而言透露出一股屬於末代貴族的氣質,雖然家道中落了,不再養尊處優了,但仍給予人一種有教養,受過良好教育的感覺

    現今城市中到處矗立的那些鋼骨結構、玻璃帷幕的新式大樓,其光滑的地板冰冷的玻璃、格式統一的磁磚,以及建物外觀整齊的垂直與水平線,對我而言根本就是一棟棟缺乏表情,毫無情緒,完全沒有個人獨特氣質的建築。相較之下華山的建築群則顯得細緻靈巧感情豐富的多那裏的建物有各式各樣的山牆不同形式的弧拱窗、廊柱屋瓦洗石子窗櫺以及建物與建物間的水準裝飾帶等。自己真的很喜歡華山這個地方的景觀氣質,那地方相對于臺北市區而言是另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一塊不同質感的建築區域。那裏的一磚一瓦,因為斑駁,顯得會呼吸,那裏的一草一木,因為淩亂,而顯得有生命力。牆壁上攀爬著藤蔓植物,牆角陰暗處滋長青苔 建物本身會自然的老舊風化,就像人的皮膚會自然衰老,頭髮會斑白一樣,這裏的建物歷經風吹雨打,見證過臺北這座城市的歷史演變,是座會呼吸,有表情,而且有故事可以說的建築群。人有人自己的記憶,城市也有屬於城市的記憶,「華山園區」這塊區域是屬於臺北某個成長階段的共同記憶,有空的話不妨親自去華山走走,相信你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原來臺北市還有這麼一塊有人文氣質的地方! (摘錄自TVBS雜誌200947專欄)

 


(以上照片為華山各個區塊的特色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nwenshan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5) 人氣()